中心实验室
 天津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 
 特殊教育实训中心 
 体育教师教育中心 
 国际田联少儿田径培训(天津)推广基地 
 运动戒毒研究中心 
 
  天津市学校体育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中心实验室>>天津市学校体育研究中心>>正文
 
【学子论坛】《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认识体育课程学科特征与性质的经典
2022-01-21 17:41   审核人:   (点击: )

 

书名: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顾渊彦

关键词: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ISBN:978-7-5651-1690-2

索书号:G807.01/43

馆藏类型:中文普通书

馆藏位置:中文阅览B


一、著作的内容介绍与当代阅读背景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然而在学校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重点讨论的是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其教学评价,而对体育课程的学科特征与性质的讨论还不多见。明确体育课程的基本特征及学科特点是设计科学、合理的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前提。

2014年5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顾渊彦的专著《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了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特征及性质,其内容主要围绕着体育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而展开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进行论述。本书中的十八章内容是从作者过去发表过的专著和文章中精选出来的,包括重新认识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性质、体育观念与课程理论、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新思考、约束力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立论基础、竞技在体育课程中的地位、教学分组与单元教学、体育课程中的身体练习与身体发展、体育课程的教材与教法、体育教学艺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方案设计、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回顾、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回顾、学校体育俱乐部、体育课程评价、教师培养体制与体育专业办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书通过对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特征及性质的探讨,以期促进人们正确认识体育课程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探索出体育课程独特的学科特征与性质,为进一步建设更高品质的学校体育课程奠定理论基础。除此之外,书中的体育观念与课程理念、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体育课程教材与教法、体育课程评价等理论知识以及与各学制阶段相关的、有针对性的典型经验,也为广大体育教师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对体育课程学科特征的阐释

基础教育中的体育课程是通过有效的身体练习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它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显著的两个特征是:从事身体练习和开放的空间环境。

身体练习是体育课程所独有的特征,其包含了两种主要形式:技能学习和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因此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应是使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科学的安排运动负荷,这是因为适宜的运动负荷不仅是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体育课程是在室外操场上进行的,其干扰因素较多,相对于其他在封闭的教室内进行的文化类课程来说,其教学环境是开放的和变化的,这就给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交往十分频繁,并且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对体育课程学科性质的阐释

上述两个体育课程的学科特征,决定了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即“技艺性”“自然性”“情意性”“人文性”。

第一,体育实践类课程的“技艺性”。这是体育课程的主要性质,其余性质是由这一性质派生出来的。身体练习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显著的特征,如果体育失去了身体练习,那么它也就失去了体育的本质。在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目的,因此把容易掌握的运动技术作为体育教学的重点,才能让学生掌握较多的技术、技能、技巧。

第二,体育实践类课程的“自然性”。这是区别于其他课程最重要的特征,在体育课中,只有给予学生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使学生的机体产生刺激,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在体育教学中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完成的质量,这也是每个体育教师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三,体育实践类课程的“情意性”。主要指在体育课堂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使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得到发展,具体内容包括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四个方面。体育教学的重点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样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塑造健全的人格。

第四,体育实践类课程的“人文性”。是指通过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实现人的社会化。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人际交往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除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外,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四、该著作的当代阅读价值与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 “五个目标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体育实践类课程学科性质不仅为五个领域目标提供了依据,也为体育课程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后,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从繁重的家庭作业和课外辅导中解放出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体育活动。“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学校体育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体育课程作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最主要的形式,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打造更加优质的体育课程,从而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对体育课程的学科特征与性质进行了阐述,对体育课程基本理论与体育课程实践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内容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为现代体育课程建设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以往学校体育实践中,人们对体育课程的特点和规律等基本问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本书从广大体育工作者能更好的理解体育课程基本特征与性质的角度出发,使其能更好的把握体育课程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促进体育课程建设,这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对当前课程改革与教学实施都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作者:吕慧(2021级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指导教师:王慧琳

校对:迟丽君

关闭窗口
 
 
 
 

   地址: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东海道16号天津体育学院新校区
邮编:301617